武曌[zhào],即武則天,唐朝至武周時期政治家,武周開國君主,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、即位年齡最大(67歲)及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(82歲)。下面趣歷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,和大家一起分享。
這天,進宮許久的武則天被召侍寢,沐浴更衣后被人裹在被子里送入了李世民的宮殿。
就在李世民被武則天的嫵媚嬌羞所吸引后,正要行圓房之事時,房頂的梁木突然掉落。對此,武則天是如何做的呢?而房梁又為何會掉落呢?
一、武家有女初長成
武則天,出生在并州文水縣,父親武士彟本是一名從事木材生意的商人,所以她自小就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。
在隋朝末年的時候,李淵曾多次借宿于武家,后來李淵起兵時也曾多次給予錢財物資的資助。

李淵稱帝后,封武士彟為應國公,因此,武家正式由地主官僚階級一躍成為士族官僚階級。
要知道,在古代,商人的地位是最低下的,雖然他們通過行商賺了很多錢,但他們始終沒有什么地位,所以,這一躍可謂意義非凡,這也為后來武則天進宮提供了契機。
武則天是武士彟的次女,母親是隋朝皇室的楊氏,武則天從小就被要求精通琴棋書畫,熟讀各類書籍,又加上她容貌秀麗,因此,也算得上是美貌與智慧并存的才女。
在她12歲這年,這樣幸福地生活在他父親去世后就一切都變了。武士彟去世后,受到家中嫡母和其他族人的排擠,因此母親和她遷居長安。
二、初入宮廷
貞觀十一年,唐太宗駕臨洛陽宮,聽聞武則天才貌雙全,遂召入宮中。
初入宮廷的武則天才14歲,正直青春妙齡,活潑可愛。李世民對她甚是寵愛,但是考慮到她年紀尚小,因此并未立馬寵幸。
慢慢地,武則天對宮中事物和規矩也熟絡了許多,對男女之事也有所了解,李世民便翻了她的牌子,召她侍寢。
武則天被宮女嬤嬤們洗漱打扮了一番后,被人卷在被子里抬入了李世民的寢殿。
說來也巧,武則天侍寢這晚雷雨交加,就像是有什么事情要發生似的。李世民看著躺在床上嬌羞的美人,幾句閑聊后就想步入正題時,卻發生了意外。
這時,床正對的房屋梁木突然塌了下來,武則天迅速反應過來后,一把護住了李世民,幸好兩人都沒有被房梁砸中。
李世民對武則天這一行為大為贊善,認為她不僅有才貌還勇氣可嘉。

事后,李世民立即派人徹查此次事件,調查的人發現梁木并沒有任何被手動過的痕跡,那晚正好雷電交加,于是便推測是被雷電擊中才導致的房梁掉落。
查明真相后,李世民當即封武則天為五品才人,并賜名武媚。
盡管這次事件僅是個意外,但這在李世民心中卻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,他認為自己寵幸別的妃嬪時都從未出現過如此狀況,偏偏武則天侍寢時發生了這樣的意外,在那個封建迷信的時代,他覺得一定是上天在暗示著什么。
帝王本就生性多疑,因此,據一些史料記載,李世民再未召幸過武則天。
三、伴君身側
雖然李世民再未召幸過武則天,但武則天智慧過人又有獨到的見解,因此李世民更多地將武則天視為自己的左膀右臂。
史書中關于李世民在位期間武則天的生活少有記載,僅在武則天晚年的回憶中提起過馴馬一事。
唐太宗喜愛養馬,喜歡收集各類品種的馬匹,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開化的年代,女子也會騎馬、打球等娛樂活動。
一次,李世民帶著他的一眾妃嬪去參觀新引進的一批馬,他指著自己最愛的一匹馬說道,此馬性情暴躁,很難被馴服,你們中誰有法子能馴服它嘛?
在場的妃子們聽了都連連搖頭,這時,武則天站了出來。
她說,給我三樣東西就能馴服它,分別是鐵鞭、鐵錘、匕首。李世民詫異地問道要這三樣東西何用?
武則天答道,若是它不聽話就用鐵鞭抽它,若是還不聽話就用鐵錘錘它,倘若使用了這兩樣還不聽話的話,就用匕首刺穿它的喉嚨。

李世民聽了先是驚訝,沒想到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竟能想出如此狠辣的手段,可見此人的膽識超乎超人。
但皇帝需要的并不是多么勇武的妃子,他需要的是能夠順從他的妃子。
這讓李世民不得不將袁天罡的預言放在心上了,袁天罡曾看著襁褓中的武則天說道“龍瞳鳳頸,極貴驗也!”說她有朝一日可以稱帝。
通過此事,這讓李世民不禁聯想起了武則天第一次侍寢時房梁掉落的事情,他認為這一切冥冥之中或許早有暗示。
這也是李世民再未寵幸武則天的重要原因之一,因此,武則天的位分也一直都是才人。
武則天也漸漸地不再是當初那個單純善良的小女孩了,她明白要想在宮中生存就必須得有依靠,而李世民的疏遠與提防讓武則天徹底寒了心。
青春貌美的她很快贏得了晉王李治的癡戀,然而礙于才人的身份二人并不敢明目張膽的互訴情意。
在李世民病重期間,二人來往甚是親密,李世民哪怕在駕崩之前也在想著那個稱帝的預言。
因此,他本想下旨讓武則天殉葬,但因為殉葬制度早已廢棄,所以便下旨在他駕崩后讓武則天出家當尼姑,常伴青燈古佛了此余生。
四、再入宮廷
出家當了尼姑的武則天并不安分,李治常以各種理由前往感業寺看望武則天,幾年后,李治找借口重新將武則天迎回宮中。
回宮后,她徹底像是變了一個人,愛情什么的在她眼里早已不再重要,她一心搞事業開啟了她的開掛人生,此時,權利才是她的畢生追求。

想必她回宮后的逆襲之路,大家也能在各種影視劇看到,而且在史書中也多有記載。
從一個小小的才人一路奮斗到萬人之上的皇帝,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就只有當事人才能切身地體會到吧。
站在今人的角度,我們要用辯證法的思維去看待她的傳奇人生,她有功也有過,留下的無字碑給了后人無限遐想。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源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